灵鑫雕塑
咨询热线18632112362
当前位置: 灵鑫雕塑> 人物>

公园弹古筝人物铜雕

公园弹古筝人物铜雕

发布于 查阅116次  
  • 公园弹古筝人物铜雕(1)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汉民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戈器,用于竖着挥起打敌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古筝音乐在古代就得到广泛的应用,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与喜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其娱乐性表现得比较突出。弹筝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特别是文人把古筝艺术融入诗词歌赋中,对他们的创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民间,筝乐出现在职业艺妓的表演中,在大众娱乐场所、歌馆进行,听众广泛,也更具娱乐性。现代社会,很多大型的文艺演出上,经常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古筝演奏,深受大众的喜爱。许多人学习古筝就是因为喜欢它的音色和弹奏时优雅的音色,把从在古筝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和无形中获得的修养,运用到生活中去,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在各种古筝音乐的创作中,作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见解和价值判断,在欣赏时就会感知到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人生理想、艺术追求、价值判断、伦理态度等。一些优秀的作曲家在创作时,不仅是用声音来抒发一种情感,而且能够通过情感的抒发和逻辑发展来表达一种哲理,这同时也是音乐作品的意蕴。这些意蕴要靠教师的适时点拨才能完成,古筝音乐教育就是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将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渗透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感受的教育之中,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由于历史的关系和物质社会人们对利益追逐的执著,我们已经渐渐地淡漠了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繁衍传统文化的意识。

古筝艺术在社会上的发展很迅速,许多中小学还设立了变古筝兴趣小组等,开辟了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校的道路,成为了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许多古筝的社会培训,上至中老年人,下至幼儿,都可以通过变古筝培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加了传统文化的人气,提高音乐素质。弘扬民族音乐,也能使年轻一代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音乐传统,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扫码快速获取报价 电话微信同号
18632112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