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鑫雕塑
咨询热线18632112362
当前位置: 灵鑫雕塑> 人物>

城市放鞭炮景观铜雕

城市放鞭炮景观铜雕

发布于 查阅66次  
  • 城市放鞭炮景观铜雕(1)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驱赶年兽。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就是年兽,经常趁人不备袭击人畜。

人们为了驱赶年兽,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城市铜雕是城市建筑的重要一环,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铜雕的结构、布局、形象、风格和神韵,将城市功能和景观美学融为一体。从城市文化的意义上,承载着对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城市环境软化和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文明的积淀,构成其发展内涵新的特质。城市铜雕是存在于大街小巷的精灵,他们静默在那里沉默但不孤寂。来来往往的人对他们驻足观赏,或惊叹于他们的雕刻技艺或因其展示的形象勾起自己的片片回忆。城市铜雕矗立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给拥挤呆板的街道带来了一丝灵动,缓解了城市的浮躁之气,让这城市的喧嚣归于平静,增加的人文之气使物欲横流的城市显得不那么世俗。丰富了城市的精神生活。

扫码快速获取报价 电话微信同号
18632112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