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鑫雕塑
咨询热线18632112362
当前位置: 灵鑫雕塑> 人物>

达斡尔族广场人物铜雕

达斡尔族广场人物铜雕

发布于 查阅155次  
  • 达斡尔族广场人物铜雕(1)

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今洮儿河),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政府为巩固后方,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 。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达斡尔族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

"哈拉"是达斡尔族的氏族组织,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集团。每一个"哈拉"都有自己的聚居地,例如,"郭博勒哈拉"居住于精奇里江下游支流布丹河流域,"敖拉哈拉"聚居在精奇里江中游支流提拉登河流域等。属于同一"哈拉"的人,均具有血缘关系,因而严格禁止通婚。各"哈拉"均有民主选举的"哈拉达"(氏族首领),管理氏族内部事务。清朝末年,达斡尔人以"哈拉"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活动,是氏族组织共同生产、平均分配习俗的残存。

达斡尔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达斡尔语是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族的其他亲系语友的语言有许多共同的语法特点和相同、相近似的词汇。 由于居住分散,达斡尔语形成了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讷谟尔4种方言,但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别不大,可以互相通话。达斡尔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和古代契丹人、奚人等有着较近的遗传基因,达斡尔语属粘着语,构词方法主要有派生法和复合法。除布里亚特语和卡尔梅克语外,达斡尔语是蒙古语族内部与蒙古语最相近的语言。

城市铜雕是城市建筑的重要一环,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铜雕鲜明而具体地负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传说和情感追忆,使城市的生命与精神在时间与空间中显现。城市铜雕的结构、布局、形象、风格和神韵,将城市功能和景观美学融为一体。从城市文化的意义上,承载着对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城市环境软化和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文明的积淀,构成其发展内涵新的特质。城市铜雕是存在于大街小巷的精灵,他们静默在那里沉默但不孤寂。来来往往的人对他们驻足观赏,或惊叹于他们的雕刻技艺或因其展示的形象勾起自己的片片回忆。城市铜雕矗立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 城市铜雕具有一定寓意象征物和纪念物,城市因为有了铜雕,才有了自己的风貌文化与艺术,让城市充满了魅力。


扫码快速获取报价 电话微信同号
18632112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