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演奏乐器文化铜雕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中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
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门巴、普米、纳西、珞巴等7个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和部分佤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保安、撒拉、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10个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彝、苗、拉祜、景颇、僳僳等族一部分。俄罗斯和鄂温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东正教。在独龙、怒、佤、景颇、高山、鄂伦春等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种信仰。各民族群众,不论信仰何种宗教,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他们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回族居第三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城市铜雕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和品味。城市铜雕记载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和文明,看不同时代的铜雕就像读不同年代的教科书。铜雕如凝固的画、立体的故事、浓缩的精神,记录着岁月的风云变幻,记载着时代的喜怒哀乐。城市里的铜雕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展示着一种文化,又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给城市增添了美的色彩。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铜雕作品,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它不仅仅只是个铜雕,还承载着它应有的功能性以及一个地段的文化气息,城市铜雕令人眼睛一亮,给人一种美感,充满想象,充满活力。城市铜雕被称为城市的“读城名片”。城市铜雕更是点缀我们“诗意栖居”之城靓丽风景线的神来之笔,一座座造型别致的铜雕落户公园绿地,为城市增加了诸多文化底蕴许多独特风韵。城市铜雕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在提高市民的审美意识的同时,也向外来游客反映城市的公益属性和地域文化。